發揮優勢 深化聯動 完善機制
灣區生產力聯盟會議訂新方向
【本報消息】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訊:粵港澳大灣區生產力促進服務聯盟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於昨日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順利召開。會議匯聚聯盟四個常務理事單位和九個理事單位,合共近三十名代表出席。會議達成一系列共識,包括進一步發揮澳門的平台優勢,深化區域合作及助力企業出海拓商機。
聯盟理事長、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關治平致辭表示,自該中心於去年接任聯盟理事長單位以來,在各成員單位的合作和支持下,聯盟凝聚力日益增強,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她提出,為配合國家“十五五”規劃部署,聯盟未來將聚焦以下三大方向:一是充分發揮澳門中葡平台和會展業獨特優勢,助力聯盟成員與內地企業對接國際,出海拓商機;二是深化區域聯動,加強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三是完善聯盟協同機制,推動成員單位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市場開拓等方面互利共贏,共同提升大灣區的新質生產力整體水平。
強化全鏈條科技
會上,三個常務理事單位領導分別發表講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申長江表示,該協會將繼續發揮橋樑紐帶作用,通過設立專項獎勵、搭建資源平台、制訂行業團體標準等舉措,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提供更有力支撐。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副主任王厚華介紹該中心在跨區域協作、國際交流、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提到該中心將推進機構改革,組建省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未來將依託聯盟強化全鏈條科技服務。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表示,該局將聚焦人工智能應用與企業出海,深化聯盟資源共享,助力大灣區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
聯盟秘書長、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對外合作及拓展部高級經理梁倩文在會上匯報與總結聯盟本年度工作。她表示,明年聯盟將聚焦成員單位的需求,進一步促進聯盟成員間的深度合作。此外,聯盟理事會一致通過接納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和中國通信服務澳門有限公司成為聯盟新成員。至此,聯盟成員總數已增至三十七家。隨着新成員的加入,聯盟的服務網絡將進一步擴大,資源整合能力也將顯著提升。
創新產業鏈融合
是次會議為聯盟下一階段發展明確方向。與會代表一致表示,聯盟未來將聚焦推動大灣區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助力企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建設具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灣區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