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珍貴展品見證中葡文化交往

本報記者 高嘉灝


居民參觀“瓷上交融”單元


明代青花鳳形軍持

    珍貴展品見證中葡文化交往

    中國在十六至十九世紀,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亞洲各國及歐洲之間建立貿易和文化聯繫,在物質文化史上留下豐富印記。在清代宮廷與葡萄牙王室之間的往來互動中,雙方禮尚往來,留下類型豐富、工藝精湛的禮品,更誕生中西科學文化融合的宮廷器物,具有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

    澳門在這時期作為中國與歐洲,特別是中國與葡萄牙之間的重要中轉站有着特殊的歷史地位。澳門出土的外銷陶瓷、中葡傳世及生產陶瓷器,都是該時期中葡之間文化交融碰撞的物質體現。

    “海通鏡鑒——十六至十九世紀中葡文化交流展”分三個單元:“瓷路初開”、“瓷上交融”、“宮廷對話”,臻選中葡文博機構的珍藏,以“海通鏡鑒”為題,寓意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在物質文化史上留下豐富遺產,更透過澳門這扇“文化之窗”,映照出文明互鑒的璀璨光芒。

    展品中,明代永樂青花錦紋蓋罐(故宮博物院藏)與明代青花鳳形軍持(葡萄牙國家古代藝術博物館藏),融合中外文化特色,尤為難得。

    此外,葡萄牙東方基金會轄下東方博物館所藏的家族紋章瓷、阿儒達圖書館珍藏的“大黃卷”文獻圖像,以及澳門出土的外銷瓷片,均具極高歷史與藝術價值,引領觀眾跨越四百年時空,近距離感受中葡文化交融的物質印記與精神內涵。

    本報記者  高嘉灝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