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紙上峰云)極端氣候

陳志峰

    極端氣候

    最近世界氣象組織發佈了一項令人驚訝的數據:去年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水平。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如今這個二氧化碳的濃度上一次出現時,地球還未有人類,距今大約三百萬年前。當時平均氣溫比現在高出二到三攝氏度,海平面也比現在高十數米。

    二氧化碳濃度高令全球氣溫變暖,南北極可能不再是被冰雪覆蓋的荒原,不就像現在的南北極的冰層正在迅速融化?當二氧化碳濃度繼續上升,原來長年冰封的地方會長出一大片廣袤的森林,格陵蘭島和西伯利亞地區都長滿了溫帶的植物,當地的氣溫比今天還要高十多攝氏度呢!

    專家認為,二氧化碳濃度創人類史上新高,意味着極端天氣來臨前其中一個關鍵指標已經到了臨界點,臨界點如今被跨越了,天氣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巨大變化。難怪近年全球的極端天氣狀況不斷,這個地方寒潮那個地方熱浪,颱風破壞力增大,數量也異常增加,這都是為全球氣候惡化敲響了警鐘。

    另外一個氣候臨界點就是在人類工業化前後,地球平均氣溫上升了一點二攝氏度,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現象。令人震驚的是,比起人類工業化之前,如今地球平均氣溫已經上升了一點四攝氏度,這直接導致了全球海洋範疇的珊瑚礁白化現象。為甚麼會這樣呢?主要是珊瑚體內存在共生藻類,為珊瑚提供營養,可是當氣溫上升,海水變暖後,共生藻無法生存,珊瑚也隨之失去了營養來源,無可避免地死去,形成白化的珊瑚“遺骸”。

    珊瑚礁集體死亡,嚴重影響了海洋的珊瑚生態圈。海洋中的珊瑚生態圈足足支撐起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海洋生態圈因為珊瑚生態圈的崩壞而面臨嚴峻的挑戰。

    愈多的氣候臨界點被打破,地球的氣候穩定性就會被破壞,人類再不採取及時的措施,離地球“大洗牌”的日子不遠矣!

    陳志峰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