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榕樹頭)大雜院

公 榮

    大雜院

    初到澳門時,是有點興奮的,少年人很直接,因為當年在鄉下想食點豬肉也要肉票,但在澳門只要有錢,隨時可以買得到。只是過了不久,便覺得有點悶了,因為突然離開熟悉的朋友來到澳門,可以說舉目無友。雖然在錶帶廠工作也有工友,但在我眼中全是大姐姐、大哥哥,除了工作上需要接觸外,並沒有可談的話題。現在搬到夜呣街那間大雜院,情況便有所改善,因為那裡十八戶人家中起碼有五、六個像我一樣年紀的鄰居,還有幾個比我們更小的,很快都便成了玩伴。他們大多數都是要上學的,可是一到假期,我們大大小小一群孩童在樓梯上下奔跑嬉戲,整幢木樓也在震動,所以經常惹來一頓臭罵。

    鄰居中有兩戶是失明人士,他們的女兒是最忙碌的,這些小女孩日間要照顧父母,或者讓父母扶着肩膀外出,晚上則要帶老爸到司打口的茶座賣唱討錢。冬季茶座歇業,又會跟隨老爸到新馬路域多利戲院附近,蹲在地上撥動月琴,等待路人賞錢。

    雖然居住環境改善了,但是父親的病卻未見起色,經常捂着肚子說胃痛,自己買來服食的“胃仙U”一點也不頂用。眼看父親的肚子脹得越來越大,我陪着他到塔石的衛生中心,醫生診斷後發給他一張俗稱貧民紙的證明,不久父親便入住鏡湖醫院了,檢查後發覺是大腸癌,並已到了晚期,所以住院僅僅十來天便去世了。為免老祖母傷心,我們只有謊稱父親是去了廣州治病,短時間是難以回家的。安葬好父親後回家,連孝飾也不能佩戴,還要裝着一切正常的樣子。

    父親病故後的第一個盂蘭節,祖母早上掏出兩塊錢要母親多買點冥鏹,希望父親早日康復回家。我陪伴母親到街上燒冥鏹,抬頭看到祖母在窗前張望,母親則邊燒紙錢,邊在拭淚。

    (小城的陳年往事 · 六)

    公    榮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ENet Macau Limited | 版權所有 E-mail: cs@happymacau.com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page is designed to be viewed with Internet Explorer 7.0 or above and Mozilla Firefox 2.0 or above with Flash Player 8.0 or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