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宅家防疫隨筆

田中泓


    宅家防疫隨筆

    田中泓

    上期文章提到,澳門的城市佈局與內地城市非常不同,完全沒有“小區”的概念;而且澳門的城區非常密集,尤其在澳門半島,“唐樓”數量特別多,而北區的人口密度更高。

    根據今年二月的報道,舊區樓宇殘舊老化問題嚴重,截至去年六月底,全澳四十年及以上樓齡的住宅單位共有三萬二千一百九十四個,佔總體單位總數約百分之十三點五,主要集中於新橋區、黑沙環及祐漢區、荷蘭園區、下環區及中區等分區。

    單從上面的排序可見,四十年及以上樓齡的住宅單位最多的前三個區域,是今次自六月十八日新一波疫情的高發區。

    雖然,“唐樓”的設計與病疫傳播之間有否直接關係需要深入調查研究,但是,由於老舊區較集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新移民及外地勞工,單位居住的人口也較多,加上高樓齡“唐樓”大多屢經改建、加建,衞生條件相對較差,容易出現疾病的傳播。

    其中,黑沙環的新美安大廈共有七十四例確診,其中一座就有六十二例,是今次疫情出現最多確診數的住宅。其次是祐漢的康和廣場,其中一座就有五十例。

    而正等待重建的祐漢新村,七組樓群總共有六十五例,其中一座有十九例,另一座十二例。

    上述位於黑沙環及祐漢的三組樓群的確診數,已將近佔了今次疫情總確診數的十分一,不論從衞生或城市設計角度,這情況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另外,康和廣場並非高樓齡樓宇,而且是高層樓宇,為何其中一座有五十例,是與建築設計有關?還是在升降機傳染?也值得研究。(中)

    (圖片摘自本月二日衛生局抗疫專頁)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新季供地可建近五千單位
港府:卑劣圖謀不會得逞
同性伴侶登記草案周三首讀
長者醫券助跨境養老
港鐵“感謝日”明半價乘車
海關機場檢二百三萬元冰毒
廿一科目增國安課程框架
澳門國際攝影展覽下周揭幕
仙女座大星系M31
蒙古沙鴴
澳門數碼攝影展覽開幕
“心臟的癌症”藥物治療新希望
洞察癌症的蛛絲馬跡(一)
母乳餵哺健康締造
做好體重管理   降低慢病風險
(遊 蹤)波斯灣和事老
(櫻花樹下)無用之用 方為大用
(物物記)百變的墊
(隨筆)詩人節
(橘園種玉)世間種種皆為虛幻
(賭城內外)消費習慣改變
(板樟堂忘情書)在澳日辦筆會活動的特別意義
(筆雯集)比翼鳥連理枝
(此情可待)想不到
柔和色彩藝術
Reese Cooper 2026春夏全接觸
Fendi羅馬自在夏天
Lush三十周年 讓美麗回歸自然
暑假怎過
好戲連場
 
 
 ENet Macau Limited | 版權所有 E-mail: cs@happymacau.com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page is designed to be viewed with Internet Explorer 7.0 or above and Mozilla Firefox 2.0 or above with Flash Player 8.0 or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