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內涵
眨下眼大賽車完結,全運會亦閉幕,讓人深感時間飛逝。全運會疊加大賽車,對本澳組織、人力和交通等都是大考驗,想不到眨下眼便完成,雖非十全十美,但社會運作如常,小小澳門也經受了大考,成績有目共睹。完成每件事總結一下,下次會做得更好,尤其大賽車,畢竟每年一度,更有必要。
今年大賽車共七項賽事,其實不算多,按正賽兩天的賽程,實填不滿,多項賽事都一分為二,先來個挑戰賽或選拔賽,又或爭“超級桿位”,總之名目多多,如同排位賽,只係多一次上頒獎台,實則是同一批車在作賽,這樣會削弱部分觀眾的觀賞性。當然一些大賽安排兩場賽事,從賽例出發,有其必要性,有些明顯將排位賽改個名稱,又當多一場賽事。
任何活動好與壞,除周邊活動,主體內涵必須扎實,大賽車亦然。如電單車賽向來是澳門大賽車的特色,以往除格電外,還有超電、新手賽等,甚至十多年前曾辦過兩屆綿羊仔賽,十分熱鬧,近年江河日下,只剩下格電,且參賽車輛也偏少,何解?
大賽車賽事的局限,令到周日中午之後有一個多小時沒有賽事,最後FR決賽才上場。但個多小時的冷場,水塘觀眾席已超過三分一觀眾離場。問題值得深思。
斯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