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從大橋空地巴士停泊區想起

唐 嘉


    從大橋空地巴士停泊區想起

    近日,在報章上看到一張旅遊塔一側新填空地的照片,該地段原本用來停泊巴士,而今部分地段已被政府改成南岸海濱綠廊自由波地活動場所。該地段是市政署有序推進南岸海濱綠廊二期場地,日前已經對外開放,是南岸海濱綠廊工程之一。

    過去,澳氹大橋旁邊的這塊空地,都是用來停泊三家公共巴士的地方(下圖)。這三家巴士公司分別是新福利、澳門巴士以及維澳蓮運。後來,維澳蓮運因經營策略不善,退出經營行列。因此,目前只剩下新福利、澳門巴士繼續營運。今天小城流動人口增加,公共巴士服務相應出勤率頻密,居民乘搭巴士也方便,小城的每一個角落,無遠弗屆。過往一些偏遠地方,好像九澳油庫附近的苦修院,我們都可以乘搭巴士到達。

    回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澳路氹居民來往三地都依靠渡輪來維持的年代,澳門和離島之間的巴士都是各自經營。記得當年公司組織全體員工到黑沙旅行,乘搭巴士到達路環石排灣斜坡時,巴士竟然爬不上斜坡,司機雖然猛踏油門,巴士仍然不動。我們一眾同事紛紛下車,試圖減輕巴士負載,部分年輕力壯同事不顧危險,自告奮勇合力推動巴士,幾經曲折,才把我們送到黑沙海灘。

    早年的公共巴士雖然車款“老套”,機器老舊,但十分重視保養維修,令行車穩定,車輛夜間都集中停泊車廠內。上世紀六十年代,新福利車廠原址是現今李加祿街下環衛生中心所在地。

    昔日,筆者工作的宿舍地點,是在鵝眉街,每天都經過巴士維修廠,對巴士公司的運作有少許了解,特別當年在巴士上設有售票員一職,當售票員的李小姐默默耕耘,友善對待乘客。李小姐後來成為好友攝影師鄧先生的太太。

    近日讀報,上述原本用來停泊公共巴士的地點,部分地段已經被市政署列為南岸海濱綠廊二期一區自由波地活動場所,並且已於日前開放使用。至於目前兩間巴士公司停泊地點,未知相關巴士公司是否有考慮向政府申請另覓地點,設立巴士停泊及維修車廠的打算。

    唐  嘉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