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與愛
冤冤相報何時了?
台灣電影《96分鐘》就是一齣報仇電影,因家人意外死亡後促成仇念,於是設計炸彈報仇,之後再報仇,引致更多死傷。仇報了或報不了,人死不能復生。同期公映的香港動畫《世外》,圍繞人世間不斷殺戮的故事,捲起更強恨意,反覆再殺戮;但人間有愛,愛能化解仇恨。
兩片不同製作、不同形式,卻有連貫的主題呈現:從仇恨的摧毀力,到愛的感化力。今天看來,更有現實意義。
文明向前,科技進步,人性並未美好化,暴力愈趨普遍。現今炮火連天,陣營之間的矛盾加劇,教派之間水火不容,歸根究底源於仇恨,也引致更多仇恨。面對仇恨,暴力是常規手段,將對方連根拔起,以洩心頭之憤。
傳媒常常報道毆打新聞,常因小事爭執,泛起恨意後,小事變大,最終訴諸暴力,以傷或死告終。這是普遍人性,人在憤怒時難以理性思考,火遮眼時出拳迎擊,引致挽救不了的結果,後悔莫及。拳出了,恨意會減弱嗎?問題解決了嗎?
暴力從來解決不了問題,暴力不能化解仇恨;這是老套說話,卻是永恆真理。《世外》中強調仇恨循環不息,世世代代傳下去,一代一代地殺戮,但用生命解決問題值得嗎?
仇恨腐蝕人心。有人萌生恨意後,一生為報仇,喪失理性,今次報不了,等待下一次,從此沒完沒了,一生為仇而活,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
《世外》中的小鬼,仿如愛的化身;她相信人間有愛,誓死守護千年之約,以愛感化人心,以愛解暴,縱使機會渺茫,卻是溶解恨意的最後法寶。愛能促使人性包容、祥和、諒解;放開懷抱,徹底消除恨意,人便無需報仇。
仇恨不能改變歷史,但摒除仇恨,能夠活出美好明天。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