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漆黑的城市迷宮

小 也


《PTU》4K修復版

    漆黑的城市迷宮

    ——談《PTU》

    杜琪峯執導的《PTU》,二〇〇三年“沙士”期間上映,三百萬元成本,香港票房二百九十多萬,但大獲好評,獎項眾多。廿二年後看上映4K修復版,不但不厭,更覺黑色、幽默、荒誕。

    影片一開場,同一間茶餐廳,蠱惑仔逼走平凡青年,沙展逼走蠱惑仔,妙在一個手提電話鈴聲,三方同拿起接聽;沙展走了,蠱惑仔仍在,一直在一旁的青年,看似最渺小,卻突然舉刀插死蠱惑仔。這一短短前奏,意料之外兼具黑色幽默,將典型的黑幫情節拍得殘忍又好笑。

    林雪演出的沙展,不慎跌倒失槍,懷疑被黑幫搶走。機動部隊隊長任達華與一眾隊友,要在天光前尋找失槍。一晚的故事,還涉及兩個敵對黑幫、重案組女偵查員,愈後愈複雜,一切難以自控,人物在街道上兜兜轉轉,不想相遇的,卻通通碰上,是天意弄人?還是宿命降臨?

    “銀河影像”電影多以宿命為題,本片也不例外,但在杜琪峯的鏡頭下,添上黑夜迷宮的色彩;靜夜的街道、光暗的反差、正邪的難分、尋槍的茫然,交織着冷峻荒涼的視覺語言。人物努力尋人尋槍,卻在最後全部碰上,在駁火中無意搗破另一個犯罪集團;沙展再次跌倒,湊巧尋回失槍。一切一切,生死有命,人難勝天,仿如“銀河影像”草創期的《非常突然》。

    然而本片並不十分悲情,卻有舉重若輕之感。面對難以猜想的困局,面對爭分奪秒的時限,眾人本着“着得呢件衫就係自己人”的精神,化危為機,在當時處於“沙士”時期的失落香港人,別有心思。

    重看本片,更覺導技的精煉準繩,言語不多,回歸以影像敘事,也反映人物之間的盡在不言中,即使警與匪之間、黑幫與黑幫之間,以眼神、動作代替話語,盡現簡煉筆法。九十分鐘的電影篇幅,像是人生的一回、事件的起與終、人物的生與死,一切迂迴曲折,又似回到從前,如此以簡入深的格局,足以讓今天港片面目無光。

    lhaio@yahoo.com.hk

    小  也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ENet Macau Limited | 版權所有 E-mail: cs@happymacau.com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page is designed to be viewed with Internet Explorer 7.0 or above and Mozilla Firefox 2.0 or above with Flash Player 8.0 or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