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粵軍全運金牌居次席



老將謝思埸(中)為廣東奪兩項跳水冠軍


廣東女籃時隔八年重奪全運金牌(白衣楊力維)


廣東“五金王”柯沁沁


粵港澳聯隊獲舞龍舞獅項目一等獎

    粵軍全運金牌居次席

    【本報消息】省體育局公佈,剛結束的十五運廣東代表團奮勇爭先,共有一千○七十二名運動員參加競體卅三個大項三百四十八個小項比賽,獲得四十四金四十六銀四十四銅,僅次於山東排全國各省市區的第二位。同時廣東有八百○八名運動員參加群眾賽事活動、廿三個大項一百五十四個小項的角逐,共獲得了三十六金十二銀十七銅,以及展演項目五個一等獎(含粵港澳聯隊)、四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

    統計表明,按規定將十五屆全國冬運會、首屆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等賽事成績(廣東累計獲十四金十九銀十銅)加入,十五運廣東獲九十四金七十七銀七十一銅,在各代表團名列前茅。自天津全運設競體和群眾賽事活動以來,連續三屆獲優異成績。

    廣東代表團特點一是競體保持優勢。比如獲跳水六金一銀兩銅、田徑六金四銀兩銅、體操五金三銀一銅。又比如奧運新興項目滑板三金一銀一銅;攀岩斬獲兩金兩銀三銅;小輪車項目一金一銀一銅;海岸賽艇廣東組合奪得混合雙人雙槳冠軍。

    球類項目創紀錄

    二是集體球類實力雄厚,籃球男籃成年組、U22組、U18組均獲冠軍,女籃時隔八年重奪全運冠軍;男子水球成為全運會“六冠王”;足球奪兩銀兩銅,創六運會以來最佳戰績;女子手球入決賽創全運歷史最佳,男子曲棍球和棒球各獲一銀。

    三是其他項目也有優異表現,如跆拳道、拳擊、高爾夫球、馬術等各獲兩金,貢獻突出。舉重選手彭翠婷在女子八十一公斤級決賽以一百二十八公斤的抓舉成績創造新全國紀錄,並超世界紀錄。

    老將新秀作傳承

    四是老將新秀接力傳承。其中謝思埸奪得跳水男團和男雙三米跳板兩金;卅八歲劉虹和卅一歲王凱華獲馬拉松競走混合接力第四名;第六度征戰全運劉詩雯攜手林高遠精彩逆球奪混雙金牌;花樣游泳“雙生花”王柳懿、王芊懿摘得雙人項目金牌;已經征戰兩屆奧運、一屆全運會的全紅嬋克服傷病困擾,參加兩個小項比賽,為廣東蟬聯跳水女團金牌作出突出貢獻。

    同時,“○五後”小將嶄露頭角,廣東一百二十八名金牌獲得者平均廿四點三歲,有卅九名“○五後”,有四十五人首參全運;四百二十名獎牌獲得者平均廿三歲,包括一百六十九名“○五後”,有一百九十八人首參全運。

    三地聯手表現優

    五是粵港澳聯隊表現不俗。粵港澳聯隊斬獲群眾展演舞龍舞獅專案(南獅自選)一等獎。以賽事機制創新推動粵港澳聯合組隊,三地選手在龍舟、龍獅等協同訓練、共展風采,體現“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幹”區域合力,貢獻深化大灣區文體合作。

    十五運也看到廣東競技體育不足。比如奧運優勢項目、基礎大項、三大球部分項目與國內頂尖水準差距拉大。個別傳統優勢項目未發揮應有水平。部分項目人才梯隊建設仍顯薄弱,新老交替問題凸顯,需要在今後訓練備戰總結,做到精準施策。


本新聞內容轉自澳門日報
 
CopyRight © 2012- happymac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