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台徵三成二“對等關稅”
業界憂對貿易產業衝擊甚巨
【香港中通社三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二日舉行記者會公佈“對等關稅”細節,其他貿易夥伴對美國課徵多少關稅,美國將回敬約一半的關稅,其中台灣地區對美課徵百分之六十四關稅,因此美國將對台課徵百分之三十二關稅,業界憂對台貿易及產業衝擊甚巨。
特責台奪走美芯片
白宮發佈的文件顯示,美國將對貿易夥伴加徵百分之十的“最低基準關稅”,預計於四月五日生效;另針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預計四月九日生效。其中,美國將對台灣徵收百分之三十二關稅。
特朗普並再度指責台灣“奪走了美國所有的電腦和半導體芯片”,稱美國過去是這些產業的“王者”,但現在台灣是全球大部分先進半導體的生產地,強調美國的關稅威脅,將促使台積電對美投資額外增加一千億美元。
涵蓋主要出口產品
台灣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出口佔生產總值(GDP)比重達百之六十五至百分之七十。美國是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大陸。
近年台灣對美出口持續增長,對美出口比重由以往約百分之十升至去年的百分之二十三點五,今年預計將超過百分之二十五。
台灣工業總會今日指出,這次美國徵收關稅範圍大、稅率高,連同二月對鋼鋁製品加徵百分之二十五關稅,以及將於五月三日前加徵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百分之二十五關稅,加徵關稅範圍已涵蓋台灣出口美國的主要產品類別。
出口美料減六成三
根據彭博模型推估,一旦關稅落地,台灣對美出口將減少約百分之六十三,約等於GDP收縮百分之三點八。
美國本次實施的“對等關稅”措施中,鋼鋁製品、銅、藥品與半導體等產品暫時未列入關稅清單。
台灣產業專家分析,半導體供應鏈及其應用範圍相當廣泛,涵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汽車、機器設備、服務器等產品。這些產品均可見台灣半導體供應商身影。儘管半導體暫時豁免關稅,但只要針對最終產品加徵關稅,台灣半導體產業就無法“獨善其身”。
衝擊消費出口動能
此外,與台灣半導體廠商合作關係密切的主要地區也未能倖免,同樣被美國課徵較高比例關稅。因此無論供應鏈轉移到哪個市場,都無法擺脫美國關稅陰影,並導致生產成本增加,產品價格上漲,最終衝擊消費需求和出口動能。
賴“依美抗中”毀台
對台灣而言,關鍵問題是,台灣能拿出甚麼籌碼來避免或減輕這波關稅?全球芯片代工龍頭台積電上個月剛宣佈將對美國加碼投資一千億美元,但特朗普如今已明示,投資力度顯然還不夠。
中國國民黨表示,賴清德上任以來,一味迎合美方、全面倒向美國,對兩岸關係更是採取對抗姿態,導致台灣在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中,毫無籌碼與招架之力。民進黨當局奉行“倚美抗中”策略,既無助於兩岸和平,也無法保障台灣經貿利益,終將導致“毀台”。